就业信息
乐清市委领导、宣传部长陈云峰与队员合影
7月13日,满冠平台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寻迹”暑期社会实践队正式开始调研活动。据了解,当天,他们“兵分两路”向龙湾和乐清“挺进”。 前往龙湾的同学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在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参观了彩石镶嵌图、孔子周游列国玉雕、发绣、温州蛋画、竹壳雕等各式各样种类丰富的“非遗”,并和小朋友们共同学习了制作米塑,与“非遗”面对面,体验了一把它们非凡的魅力。而另外一支八人小分队,背上行李,赴乐清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上午他们参加完乐清市“新青年”下乡启动仪式后,在乐成街道城北社区管委会主任黄俊昊带领下参观了乐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参观中,从结构精巧的首饰龙,到雕刻精细的细纹刻纸,从大气古朴的黄杨木雕,到朴素淡雅的蓝夹缬,无不让同学发出连声的赞叹。
队员在乐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参观
“让当代大学生们能够更加细致地了解‘非遗’、认识‘非遗’,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保护‘非遗’在社会上的推动,有着极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温州这样有着深厚艺术文化底蕴的城市。”“寻迹”实践队的指导老师肖洪平教授这样说道。 现如今,我国的传统的民风民俗、民技民艺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与威胁。我国口传心授传承的传统文化正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当前国家大力提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理应有责任担当,“寻迹”实践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化材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潘从义介绍:“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去了解温州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瑰宝。同时希望能借此活动增强大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当他们回到自己家乡时也能为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贡献出一份力量。也希望能通过让‘非遗’走进社区,和民众亲密接触,引起民众对于‘非遗’学习的兴趣,种下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种子。”
队员们的剪纸作品
据悉,接下来的十几天里,“寻迹”实践队还会继续到乐清等地学习蓝夹缬、米塑、剪纸等,调研、记录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后期,实践队将举办一场图片展,增进民众对于“非遗”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使保护“非遗”的理念深入人心,将“非遗”的火种传承下去。
相关链接:http://wz.zjol.com.cn/ch24/system/2016/07/15/020597737.shtml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满冠平台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