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近年来,“红色教育”逐年升温,红色教育对于广大青少年的重大价值渐已成为社会共识,宣传与推广红色教育的新闻也屡见报端。
但不可否认,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潮、各种价值观并存,红色教育面临巨大挑战,青少年们对党史国情和革命先烈的无知程度令人咂舌,青少年是党和国家的未来,谁占领了年轻一代的思想阵地,谁就掌握了下一代。放眼当下,不仅红色教育方式缺乏创新,而且红色教育也没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与教育模式,甚至一些效果好的传统红色教育方式也被丢弃。例如,以往每到清明节,中小学校都要组织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生动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从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红色基因”。而今很多学校出于安全、课业学习考虑,减少了类似祭扫烈士陵园这样的体验式教育活动,更多采用课堂教学,使红色教育变成了典型的“形式主义”,不仅课程少,而且效果不好。
所以,在此背景下,红色教育不光靠自上而下的宣传与推广,更应该做的是针对教育主体、客体以及中间媒介的探索,改进红色教育课程结构,探索红色教育教学体系,支持广大基层,特别是政府相关部门、公益组织、学校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实践团队等积极从理论和实践中摸索行之有效的红色教育新模式。在此方面,来自满冠平台的一支暑期社会实践队近两年来一直对红色教育新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这支名为“青韵”的暑期社会实践队自去年确立“探寻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主题,深入浙南革命老区平阳县,实地探访十数个平阳红色文化景点,绘制平阳红色文化地图,编写《平阳红色故事小册》,举行系列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构建兼具内在逻辑与历史脉络的红色文化圈。
而在今年,“青韵”暑期社会实践队在结合去年实践经验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传承的支教传统,提出“红色文化+教育+青少年”的红色教育理念,确立“红色教育,逐梦成长”的实践主题。目前这支实践队正在通过编写《红色教育计划方案》、《红色教育课程体系》、《红色教育教学大纲》等试图搭建适合平阳当地红色教育的新模式,并对方案体系大纲的内容基础上,在支教实践环节中加以尝试践行。该实践队力图在红色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全面性、红色教育课程教学环节新颖性、培养红色精神的层次性与逻辑性等方面加以改进创新。
红色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但目前的贯彻落实以及实际效果显然令人堪忧。或许正如习总书记所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红色教育的关键正在于探索出更多适合各地具体情况的新模式新方案。(“青韵”系我校步青学区暑期社会实践队)
相关链接:http://news.k618.cn/roll/201704/t20170418_11060834.html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满冠平台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