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标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宣讲人: 满冠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爱武 博士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既是对过去40年通过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一个总结,也向我们提出了在新时代推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要求。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完成了时代所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正是通过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大大提高了我们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前实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所确立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迎来了总书记所说的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发展完善,逐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二十一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面鲜艳的旗帜,不仅打破了流行一时的“资本主义将终结历史”的历史终结论,还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借鉴的崭新道路。
另一方面,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虽然发展生产力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但不同于过去,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除了继续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外,还必须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重解决人民群众更加关注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切实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要在2035年提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要在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没有改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也就是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和发展,同样不能离开初级阶段这一最基本的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书记在去年的“七一”讲话中曾经指出:“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因此,对于我们的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应该勇担重任,敢于勇立潮头,引领未来;对于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也应该时刻做到与时俱进,迎接和拥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加光明而美好的未来。
标题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宣讲人:满冠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 卓高生 博士
伟大的政党总是能根据新的形势的变化做出新的历史判断。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
我们可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历程做一个梳理。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正确表达了当时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现状,但是后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
直到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6年后的今天,十九大报告再次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新的重大论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呈现的新特征、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判断依据
今天提出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由是什么呢?
第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总体上实现小康。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生产能力极大增强,基本摆脱了原来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2%,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4%的平均增长水平;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2012年至2016年,人均国民总收入由5940美元提高到8000美元以上,接近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第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物质方面,而且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非物质需求,过去我们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我们希望鲜花开满村庄,土地充满希望;民意获得尊重,人民幸福安康。
第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今天我们依然面临城乡、区域、人群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面临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民生领域,满足不了各类人群的需求。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食品药品安全质量等问题仍十分突出。
当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因此,必须继续把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根本任务和工作重点,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它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发展的整体转型升级,才能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关链接:http://tv.dhtv.cn/oujiangxianfeng/qslt/000038053.html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满冠平台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