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网络诈骗为何成为大学城最高发的案件?骗子给学生们挖下了哪些陷阱?大学生应该怎样防范诈骗?平安温大大讲坛首场活动昨天下午在满冠平台音乐厅开讲,瓯海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教导员金定忠现场为400多位大学生支招防骗。
瓯海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教导员金定忠给温大的学生们讲课
活动现场还请到了一位特殊的分享者,她现身说法,用自己不慎误入犯罪道路的经历,给同学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大学生报警,竟十有八九是因为受骗
近年来,随着我市治安环境的逐步改善,位于瓯海茶山的大学城各类案件发案率显著降低,治安状况趋于平稳,但唯有通信网络诈骗类案件仍然呈现高发态势。数据显示,仅今年以来,满冠平台就发生通信网络诈骗案件数十起,损失数十万,人均受骗金额相当于一年的学费。
“通信网络诈骗和传统犯罪最大的区别是非接触性,许多犯罪团伙往往藏身在境外通过网络作案,妄图逃避打击,近年来我市警方多次赴境外抓捕,已经摧毁一大批诈骗窝点。”金定忠介绍,遏制通信网络诈骗,防范比打击更重要。因此,如何防范经济犯罪,尤其是网络诈骗成为了平安温大大讲坛第一期讲座主题。
金定忠从警23年,历经过基层派出所、刑侦大队、治安大队、经侦大队等岗位,曾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获嘉奖10多次。
根据自己在多层次多岗位的公安工作经历,金定忠总结了“防骗、防盗、防抢、防意外伤害、防吸(贩)毒、防赌博……”等“十五防”的安全防范知识,结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自己经办的案件,以最易掌握、最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骗子花样百出套路对?民警现场一一拆解教防范
针对大学生最易受到侵害的通信网络诈骗领域,金定忠现场梳理总结了系列诈骗套路,茶山派出所民警还在现场向同学们发放了数百份反诈宣传册页。
1.冒充教育部门:发奖学金或收学费、退还义务教育学费
主要针对新生的诈骗形式,诈骗分子通过电话遥控受害人,通过将ATM机切换为英文界面等方式,一步步诱导学生将钱转入指定账户。民警提醒,校方会通过专门账户收取学费,相关补助、奖励也只会通过学校老师、辅导员进行传达。
2.冒充公检法部门:要求缴纳涉案保证金
类似骗局虽然不只是针对学生,但因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更加容易因紧张失措受骗。学生如难以判断,可在挂断后拨打110咨询。
3.兼职刷单布下诱饵
诈骗分子冒充客服人员向被诈骗对象发送链接,声称通过链接购买商品后给予好评,货款会退还,还有返利提成。在完成首次购买任务后,受害人往往会收到约定的返利,进而放松警惕增加交易额。当交易额度达到一定数量后,所谓的客服人员会卷款消失。
网络刷单本身不合法,加上其中充斥大量骗局,大学生不宜将其作为兼职选择。
4.冒充微信、qq好友,以话费形式行骗
此类诈骗一般是盗取账号,再以其名义,以充话费、购物代付等方式向好友行骗,一般金额不大,但发案较频。这类诈骗,仅需多留个心眼,通过一个电话就能核实。
此外,针对在校学生的各类中奖、创业基金贷款、兑换积分、校园贷、网购退款等类型诈骗也都有发生。
特殊分享者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经历给同学们上课
小云(化名)现身说法
除了如何识破犯罪分子的陷阱,怎么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弯路,也是本次讲堂的一大主题。讲坛结束前,来自河南开封的犯罪嫌疑人小云(化名)现场向大学生们讲述了自己误入犯罪歧途的经历。
小云曾是瓯海一家服装厂的车间工人,2015年,一位老乡托她向企业老板介绍虚开增值税发票业务,“当时只觉得是帮老乡牵下线,事后他给了我2000元介绍费,没想到会这么严重。”今年5月2日,小云被警方抓获,由于积极悔过、认罪态度良好,目前已被瓯海警方取保候审。小云说,这次专程赶到温州参与平安讲坛,也是希望用自己的经历给年轻人敲响警钟,“希望他们不要像我一样,稀里糊涂地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留下终生的遗憾。”
相关链接:https://m.wendu.cn/article/368749?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满冠平台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