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导语】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为特种设备之一的电梯给大家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屡屡发生的电梯故障也引起了人们对电梯安全的关注。不知道观众朋友是否也经历过电梯故障或“电梯惊魂”?发生的电梯故障,究竟是电梯质量问题,还是维护监管不到位?保障电梯安全,我们还需要如何去推进和完善?本栏目记者历时近一年时间对此事进行关注调查,下面就来看本期的新闻调查。
【正文】2019年1月10日中午,两名年仅8岁的孩子相续跨进平阳县鳌江镇某小区的电梯内。当电梯升至8楼时,电梯门无法正常开启,随后电梯突然停止运作。过了将近半小时,电梯门被救援人员用工具撬开后,两名孩子才得以脱险。
【同期声】(现场救援人员)
已经撬开 已经撬开
小孩子已经出来了
【正文】随着经济的发展,电梯已成为运载人数最多的公用立体交通工具之一。然而去年至今,全市电梯困人事件屡见不鲜,仅温州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到有关电梯困人或质量问题的投诉就高达1000多件。
【同期声】(温州景秀湾花园业主 陈女士)
电梯就突然停掉了
然后里面发生比较巨大的响声
一家人就很害怕
【正文】2018年3月,家住景秀湾花园的陈女士和家人外出,乘坐电梯时遭遇“电梯惊魂”。陈女士的丈夫凭借微弱的光线找到了电梯内的应急按钮。
但是这个应急按钮是无效的
上面的很多电话都打不通
【正文】陈女士一家最后通过96333应急处置中心才得以脱困。在调查中,记者发现,电梯内的应急电话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紧急联系号码也为空号。无独有偶,2018年7月,金先生的妻子就被困在鹿城区藤桥镇青藤家园的电梯内长达1小时之久。
【同期声】(鹿城区藤桥镇青藤家园业主 金先生)
试一下 按(警铃)一下
看看有没有人过来
她(妻子)那天就在这里使劲地按
但是没用嘛
【正文】记者调查后发现,在该电梯内,手机根本没有信号,无法拨打求救电话。而小区监控室则是无人值守。屡屡发生的电梯困人事件让很多市民闻“梯”色变。根据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温州市电梯安全条例》规定,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确保电梯智能化监测装置和紧急报警装置能够正常使用;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显然,在电梯安全管理方面,上述小区仍存在较大问题。然而,存在这样电梯安全管理漏洞的小区绝非个例。
【同期声】(温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办公室主任 李敏)
我们(2018年)总共接警数有18000多起
那么真正里面我们处理困人故障的话有3500多起
救援的人员大概救了7000多人
【正文】在温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接到至少几十起报警电话。据统计,自2014年中心成立至今,已累计接到4万多起投诉和求助电话。
【同期声】(温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 工作人员)
电梯停在几楼呢 好的 那这边马上联系维保单位
修好了回复你 你好96333中心 你好师傅
在双屿的箬笠岙锦园2栋3单元2号电梯有故障
开关门不正常 麻烦过去检修一下
【正文】除电梯出现困人故障求助外,涉及其他原因导致电梯安全投诉的也不胜枚举。在鹿城区锦东家园,部分电梯屡修屡坏。
【同期声】(鹿城区锦东家园 业主)
修嘛修起来 两个小时后又坏了
【正文】而每次维修都要停运半个月以上,这给业主的正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同期声】(温州市日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锦东家园物业服务中心 留主任)
有个配件磨损掉了
会影响这个电梯的使用
【正文】而在龙湾瑶溪一住宅区,小区的电梯的电源开关频频出现故障,导致电梯时常骤停,业主们出入经常是胆战心惊。
【同期声】(龙湾区瑶溪住宅区 业主)
有时候又是没电 没电
隔了一下又有电
隔了一下子又没电
【正文】而更为离谱的是,瓯海区蓝庭国际小区自2014年交付以来,电梯井内常常出现大面积积水,有时还得动用水泵进行抽水。更值得警醒的是,龙湾益品居二期交付使用仅过了两年,电梯的保险绳就出现严重磨损。记者留意到,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因素很多,有电梯本身的质量,也有日常的使用,更主要的是管理和维护。而部分小区的电梯安全问题则尤为突出。
【同期声】(温州市电梯行业协会会长 项超)
人均配比上面 会比较低点
普遍的话是两梯四户 甚至有的两梯六户
这样的话它的运行负荷就比较大
所以说磨损就比较大
【同期声】(浙江骏尚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力)
它的物业费收费比较低廉 甚至收不上来
也只能维持物业的基本运营成本
所以电梯维护、维保方面的资金呢
就跟不上
【正文】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市注册的电梯总量已达6万多台,而每年以18%的速度递增。电梯越来越多,如何保障电梯安全运行,责任更大。去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中早已明确,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电梯安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而同样于去年开始施行的《温州市电梯安全条例》规定,载人电梯应当具备具有运行参数采集和网络远程传输功能的智能化监测装置,所采集的电梯运行数据应当传输至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机构实施监测分析。
【同期声】(浙江维城物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墨熵微电子工程师 李伟铭)
当电梯发生不正常的运行数据的时候
平台就会发出预警 “黑匣子”会自动拨出电话
第一时间会推送给96333(平台)
短信推送给维保人员、物业人员
以及电梯相关的管理人员
【正文】据了解,所谓远程监测装置,是运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采集电梯运行的动态数据,应用大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电梯故障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梯风险预警、事故预防的能力和故障修复、事故救援的时效,切实保障居民乘梯安全。
因为你故障累计的话 它会造成事故的发生
没有这套系统的话
你电梯在跑的过程中没人知道这个故障的
因为它持续时间(很可能)只有一秒
刚开始的时候 维保救援的自救率达到60%
有了应急处置以后 通过我们的监督
整个维保自救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现在已经达到了99%以上
那么这种情况应急处置
除了我们能够把一些维保单位到不了现场
把分站点单位协同救援的措施
能够实施起来 作为一种保障
同时呢也对维保单位
可以说是全过程的进行监督
【正文】显而易见,电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确实能有效解决电梯安全问题。那么既然如此,为何每年还会有这么多起电梯安全故障呢?
我们也非常希望今后的话
所有的电梯装上物联网设备
今后的话要在转变按需维保
按需维保的话 就是跟物联网设备相结合
但是目前的问题的话
它的资金来源还没有很好地落实
【同期声】(温州市业主委员会协会会长 蒋成富)
他(业主)就不愿意装 不配合
弄起来肯定好的这个
你人关在电梯里面都没问题
(原)质量监督局他们都知道的
【正文】根据《温州市电梯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到2018年底,我市将实现市区所有公共场所垂直乘客电梯物联监管系统覆盖率100%,全市有物业的住宅小区覆盖率50%以上,基本形成以电梯应急处置平台为中心,电梯物联监控系统为终端,互联网云服务为桥梁的大数据物联网络。然而现在离这个目标计划尚有一定距离。
【同期声】(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副处长 叶升)
物联网我们目前还在试点阶段
从试点效果来看 都是不错的
特别难的就是资金的问题
(政策)落地了以后必须要监督
要责任落实下来
【同期声】(满冠平台瓯江学院法学系系主任 毛毅坚)
这已经危害到不特定人群的公共安全
那么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
那么这个设备的钱谁来出
那么我注意到这个条例规定
具体的实施方案由温州市人民政府来制定
非常遗憾的是这个具体实施方案到目前为止
仍然没有出现 安装设备的法律就变成了一纸空文
现在我呼吁 我们的温州市人民政府
在我们的法律已经实施(将近)一年之后
要赶快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
也早日让我们的人民群众
在乘坐电梯的时候能够安安心心
【编后】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推动,以及人们对电梯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物联监管或将有效解决电梯安全的难题。我们相信,只要进一步把责任落实到电梯安全管理的各个细节,确保责任落实无盲区、安全管理无死角。再加上全市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市民的支持,温州的电梯安全运行一定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关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2-7XifpvAEIX5cvzwbsbg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满冠平台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